明朝最後一任皇帝,崇禎,在李自成攻破北京之時,於紫禁城北面的景山自縊 (上吊) 身亡。其遺書如下:
朕自登極(或作登基)十有七年,雖朕涼德藐躬(或作薄德匪躬),上干天咎(或作天譴、天怒),致逆賊直逼京師,然皆諸臣之誤朕也。朕死無面目見祖宗於地下,自去冠冕,以髮覆面。任賊分裂朕屍,勿傷百姓一人。
丟失明朝江山,崇禎說:「雖朕涼德藐躬,上干天咎」,但最後強調:「然皆諸臣之誤朕也」。換句話說,崇禎雖然承認自己才德微薄 (涼德),但主要還是怪罪底下的大臣。
我們回過頭來看馬英九 (遭指害黨主席亡國之君 馬:有黨員要清算):
馬英九表示,國民黨近三年遭遇前所未有的挫敗,變成在野黨,他個人當然要負責任,但在情勢低迷、挑戰嚴峻的時候還有六位同志出來承擔責任、面對挑戰,感到非常振奮, 希望大家同心協力,把黨救回來。
… 略 …
馬英九指出,國民黨是有是非、講道義、重感情的政黨,不幸最近少數黨內同志開始砲口向內,甚至還有部分黨員要清算他,稱他是「害黨主席、亡國之君」,希望這些黨員懸崖勒馬,不要做出親痛仇快的事情。
國民黨內對馬英九有不滿的聲音不行,民進黨就可以; 國民黨內有人貪汙或關說不行 (我承認這個不行),民進黨就可以。我覺得馬英九有病,他可能覺得國民黨背負什麼原罪,自認完美的自己非要代替國民黨,沒完沒了的一再跟 "號稱" 代表台灣人民的民進黨下跪道歉。
我們回過頭來看中國共產黨。在發表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承認毛澤東發動文化大革命中的錯誤之後,繼續堅持以黨領政。我們別的不說,一個政府能夠修正自己的錯誤,回過頭以搞好經濟為最優先,或是在經濟發展之後,回過頭處理貪腐問題。這樣的政府,不管它是如何產生和運行的,我都可以接受,因為它執行了一個政府應該有的職能,就是治理好國家,讓民眾安居樂業。
我們再回過頭來看馬英九 (馬英九站台:望敦義兄把黨救回來)。台灣卸任領導人都有個壞習慣,喜歡指點江山。這和中國共產黨形成強烈對比,我從來沒有看過有任何一位中國共產黨卸任領導人,還會對主政者指指點點。
最後,我給大家看看馬英九為吳敦義站台時所講的一段話,好讓那些癡心妄想者,對馬英九斷了他還會為兩岸統一做最後努力的根。
兩岸政策上,馬英九致詞時也重申已經有25年歷史的「九二共識、一中各表」,他表示,這不只是國共之間的共識,是前總統李登輝當年指揮陸委會,與海協會達成共識,不是中共要求加在我們身上,是我們提出、它(大陸)接受的,對台灣有利。
馬並舉例,兩年前馬習會後,陸委會做民調,如果一中各表的一中指的是中華民國,是否支持?結果有61%都支持,馬認為對該政策「不宜任意忽視、變動甚至廢止」,不要改成像「一中同表」,讓支持者無所適從。
馬鶴凌老先生,您會怎麼看您這一個自視甚高的兒子呢?
延伸閱讀:
後記:
後來看到一篇文章: 馬英九不是亡國之君,提到馬英九和崇禎沒有可比性,感覺也有一點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