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11日 星期六

資訊所機房

DSC01226

DSC01233

資訊所機房最近重新整修。藉著陪同事進去的機會滿足一下好奇心。

DSC01229

熱氣統一由排至機櫃後方,再經由上方抽風機排出。這邊加裝了簾幕以隔絕熱冷空氣。

DSC01231

我猜是散熱系統。

DSC01232

新機房坐落在圖書館隔壁。

DSC01235

看到機器我忍不住手癢,幫拍一張。

DSC01238

機櫃後方一大串雜七雜八的線。

接待 CTHPC 2011 外國訪客 之二

中午,我們在欣葉用餐。這是我第一次到 101,第一次在上面用餐。

DSC01183

到 60 樓後要轉搭其它電梯。電梯速度很快,我有點耳鳴。

DSC01186

欣葉櫃台。

DSC01192

當天多雲的天氣使得上面視野不太好。黃色屋瓦的方正建築就是國父紀念館。Barbara 問我這是哪棟建築時,我心裡還在琢磨著,應該是中正紀念堂還是國父紀念館,幸好我給的答案是對的。

DSC01193

DSC01195

研究助理之所以會被抓去出這種公差,是因為年輕人比較能吃。

用餐完畢後,原本打算帶他們上觀景台,但是因為天氣不佳而作罷。最後決定改帶他們去信義誠品逛逛。

DSC01198

DSC01201

Albert 這時抓起相機拍起 101,我也趕忙跟上。

Barbara 跟我說她小時候看過孫悟空的童話書,她想要買本中國故事書,當然是英文版。另外在看過富春山居圖之後,她對中國傳統繪畫也有些興趣,她問我能不能幫她找找相關的英文書籍。因為剩下時間不多,這任務有點棘手。所幸,我幫她找了本三國演義英文版,算是達成任務。

之後,我陪他們兩位驅車回中研院。Albert 自行搭車前往機場,而我則是陪 Barbara 到台北車站搭乘高鐵。因為我們時間估計得比較保守,所以抵達台北車站時約莫還有一個小時才會發車。這一個小時,我和 Barbara 天南地北的閒聊。我先和她簡單介紹三國演義的內容。令我訝異的是,她說她小時候曾經為了學校作業研究明代歷史。她對唐代歷史也有點興趣,因為她覺得日本建築和唐代建築極為相似。我跟她解釋了遣唐使以及中國和日本的淵源。之後聊到她的研究和家庭。她老公是德國人,兒子在德國攻讀密碼學,這點讓她頗為遺憾,因為她的專長是平行計算。女兒則是念哲學,她擔心女兒將來的就業。她在休士頓大學 (University of Houston) 任教,每年有三個月無給職的休假。這時她都會飛到德國休假,她比較喜歡德國的氣候,另外那邊也有森林讓她漫步其中。

我問她到過其它那些亞洲國家,她說她曾到過中國、日本和韓國,不過都是為了工作。她提到中國變化之大令她訝異,我也跟她稍作解釋,這只是彌補以往的發展落後。因為她等下搭乘的是高鐵,她說中國的高速鐵路也是極為發達。美國在這方面來講,長途運輸主要依賴飛機,高速鐵路的發展則相對落後。她提到休士頓為了高速鐵路的路線爭論了好長一段時間,她不知道她有生之年是否能看到休士頓有條高速鐵路。我則是安慰她這需要時間。

發車時間到了,我送她上車並安頓好行李。臨走之前,她在車門前幫我拍了張照。或許我會寄信跟她要看看。: )

接待 CTHPC 2011 外國訪客 之一

在中研院當研究助理有個福利,我第一次嘗到。

這次 CTHPC 邀請兩位外國學者來演講。一位是 Barbara Chapman,另一位是 Albert Cohen。他們演講結束後就回到中研院下榻。之後兩天我們除了跟他們簡報我們的研究工作之外,就是陪他們吃和玩。

我和另外一位同事負責第二天的行程。早上,我陪 Barbara 到中研院的森林步道走走。閒聊之中,我意外得知她小時候對中國歷史頗為著迷,而且她還知道端午節。Barbara 說她家鄉原本是沼澤地,後來被填平當作居住區。雖然她的住家附近有綠樹,但是她比較喜歡這邊的山鑾起伏,植披也比較自然。

據上層的說法,外國訪客通常吃不慣這邊的路邊早餐店,所以早餐是在南港展覽館的摩斯解決。接著驅車前往故宮。入館前,我跟他們解釋他們非常幸運能看到富春山居圖。這真的是非常幸運,他們下次如果有機會再來台灣故宮,應該是看不到此次特展。托他們的福,這是我第一次來到故宮,而且也幸運的看到富春山居圖。

就我印象所及,我們依序參觀了中國歷代銅器展漢字源流展中國歷代玉器展巧雕玉石展黃公望與富春山居圖特展。一路上我除了忙著欣賞展覽品之外,我還用破爛英語跟他們解釋那些展覽品所代表的含意。漢字源流展所在的陳列室有播放漢字自象形文字以後的演變。Barbara 也能略為猜出其中含意。參觀到中國歷代玉器展時,Barbara 的老家在紐西蘭,據她說那邊也出產玉而且也有類似辟邪的用途。因為時間有限,在帶他們欣賞完國寶翠玉白菜之後,我們趕忙帶他們去參觀黃公望與富春山居圖特展。最後當然要帶他們買些紀念品,我也趁此機會買了一套富春山居圖的明信片。

DSC01177

DSC01176

離去時趕忙拍張照。故宮裡面不准拍照,所以只能拍外面過過癮。

基辛格和他的《論中國》

此篇訪談有句話和黃仁宇先生的論調極為一致。

如果不掌握很長的時間跨度,那麽對政治和政府的任何闡述都將是淺薄和適得其反的。

黃仁宇先生主張巨觀歷史,他認為人的一生極其短暫,因此一個人很難了解歷史為何會如此發展。基辛格跟黃仁宇先生同樣受到很多人的批評,他們被認為是非不分、左右搖擺。我承認我的中國歷史觀深受黃仁宇先生的影響,所以不得不為他說句話。

人,是極其膚淺的。一但周遭事物不如我們所想或是不合我們的意思,我們往往會被憤怒蒙蔽理智。人,往往認為自己總是對的。也因此我們經常容不下反對的意見。

放大到國家或者文化的尺度來看,每個國家和文化皆有其歷史因素導致它們成為今天的樣貌。你能說某個國家或是文化就是邪惡的嗎? 這才是以人的膚淺角度去看待這個世界。

為何要論中國? 因為這是件大事,上億人口是一股巨大的力量。這股力量可以為善,也可以為惡。中國有極其悠久的歷史,我想是世界上其它國家所不及的。近代中國歷史導致中國抱持審慎的態度與其它國家交往。中國有句諺語叫入境隨俗。為什麼要入境隨俗? 我不隨你的俗可以嗎? 當然可以,但是你若是想要和人打交道,你必須尊重他人的習慣和習俗。拉高到國家或是文化層面也是如此。

了解一個國家的歷史並且尊重該國家的習俗才是交流的第一步。對於中國而言更是如此。交流才能化解敵意,進一步避免戰爭的發生。基辛格曾經歷過二戰,我想盡力避免戰禍是他一生的使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