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27日 星期日

後記之二

DSC01651

我這次出國帶了人月神話這本書與我相伴。從桃園飛香港的路上,供餐的餐盤上有一張宣傳香港迪士尼的小紙片。我把它留下來和人月神話第十三章的插圖做了一個對照。

每個做軟體開發,尤其是管理職的都應該要看這本書。MC Linkers BOF 做在我旁邊的 Apple 工程師盯著這本書的封面瞧,我相信他知道是這本書。 很可惜,大部分人都沒有看過,或是吸收和實踐這本書的內容。這本書才會維持三十年歷久不衰。人很難從歷史中學到教訓。團隊合作與職業訓練是我總結這本書的一句話。我的感覺是台灣教育只注重個人的表現,但是要辦成大事,團隊合作是必要的。沒有人是全才,不可能什麼都會。第 3 章: 外科手術團隊,這一章就是提到人學有專精,不是每個人都是主刀醫師,也不是每個人都應該要念博士學位。台灣業界所謂的職業訓練叫做 on-job training。簡單說就是沒有訓練,直接把你丟上前線,是死是活看緣分。即使有,我相信也是敷衍了事。這在高技術含量的領域是行不通的,不要跟我說台灣高科技業真的叫高科技業,那叫高科技代 (奴) 工。號稱台灣高科技業的老闆不要再出來丟臉了。

誇獎一下,MTK 這次派人到 LLVM Developers' Meeting 主持一個 MC Linkers BOF,這很讓我誇目相看。

我工作的環境比較注重學術發表的場子,但像是 LLVM Developers' Meeting 也應當要積極參與。我原本真的沒有料想到這一次會成行,所以我才會在會議前一天泡在旅館浴缸的時候大罵: 你真是他媽的瘋了。台灣號稱積極參與自由軟體開發,我希望以後台灣有多一點人在自由軟體開發的場子上出沒,不要只是單純的使用者。我原本打算在 LLVM Developers' Meeting 跟我有送過 patch,或是聊過天的開發者見面。Duncan Sands、Justin Holewinski 和 Dan Bailey 都見到了,算是達成目標。

做系統的人不多,華人更少,以後要跟大家多聯繫。我真希望以後看到亞洲臉孔可以直接講中文,明明可以講中文卻講英語真是怪。

或許有些人會覺得逢人遞名片很怪,或是不喜歡拉關係。但是我想只要這種門路用在正途上是無大礙的。

最後,我要感謝我的老闆,中研院資訊所吳真貞老師,她願意幫我 cover 機票、旅館和申請美國簽證的費用。我得趕快跟她報帳。我們這邊缺人,有興趣的請和我老闆聯繫。我還要感謝在我出國前給我出國教戰守則的博班學長和同事。有說要收明信片的,我回台灣都有寄出。沒收到的話就當作是掉在太平洋上了。

出國前的準備我可能會寫一篇文章記錄一下,如果我記得的話。

後記之一

DSC01650

以名牌為證。這是我第一次出國,第一次參加 Developers' Meeting。話說我一開始報名的時候,把 Wei 錯拚成 Wen。之後趕緊寄信給 Developers' Meeting 的聯絡人請他幫我更正。

DSC01647

換匯似乎虧了一點。

DSC01648

填錯的 Form I-94 Arrival/Departure Record。要用大寫英文字母填寫,我不知道填小寫會怎麼樣。

DSC01649

San Jose Marriott 好心的櫃台大叔幫我在輕軌的路線圖上圈出出發和目的地。

DSC01664

聖荷西機場服務台的老先生好心的幫我寫下怎麼到 San Jose Marriott。

DSC01665

離開 San Jose Marriott 搭乘輕軌時買的車票。

DSC01660

MTK 的朋友很阿莎力,幫我付了 Computer History Museum 的入館費 ($15)。這是入館的識別證。

DSC01662

Computer History Museum 的門票和導覽手冊。

DSC01652

旅館在我準備離開的那天早上就從門縫底下塞了一張帳單給我。我對這種收錢的效率印象很深。

DSC01655

飛機上的菜單。請原諒我第一次出國的好奇心。

出國 Day 3 之八

DSC01608

過完海關之後是讓女人為之瘋狂的免稅商店 (Duty-free shop)。我這邊是要拍赤鱲角機場的宏偉和氣派,國際機場就應該是這副模樣。

DSC01609

遠處的塔台。

DSC01611

同樣也是要搭輕軌到這裡。請把頭左傾四十五度角。

DSC01612

大塊玻璃帷幕。

DSC01613

港龍班機。

DSC01614

遠處一排飛機。看來應該都是波音跟空中巴士的天下,中國要趕快造出自己的民航客機。

DSC01615

免費的網路。

DSC01616

往台北的班機。它其實是降落在桃園。我那時心裡就在納悶: 這是降落在台北松山機場嗎? 幸好是降落在桃園,要不然我從台北回台中老家有點遠。

DSC01617

遠望登機門。

DSC01620

本國旅客應該不需要填這一張。我拿了一張以滿足我的好奇心。

DSC01622

餐包! 順便一提,我右邊的香港大嬸之熟門熟路,真讓我學到這種短程航班的視聽娛樂應該怎麼樣操作。

DSC01624

返抵國門。

DSC01625

有點小,跟我旅程中遇到的其它國際機場比起來。

DSC01629

嗨~ 服務台的正妹們。

DSC01631

修整外觀中的桃園機場。

DSC01633

這裡要先檢查有沒有發燒。

DSC01636

我不得不誇讚台灣海關的官員真是正,而且大多是女性。請原諒我有這種觀察。

DSC01637

檢查完護照,準備領取行李。

DSC01639

我只有身上背的背包,所以這裡略過。我以為這裡也要檢查行李,但是台灣海關似乎比較寬鬆。我本來要找地方搭客運,在一陣徒勞之後,我選擇問服務台的小姐。原來我身在出境大廳,這跟入境大廳是不一樣的。

DSC01642

看到巴士乘車處就是往客運搭車處的方向。我腦袋有點轉不過來,我習慣叫客運。

DSC01643

覺得有點像穿過隧道通往另一個未知的地方。

DSC01644

搭統聯往台中方向的車。我上車後放妥行李之後,下車問小姐哪裡可以買到礦泉水。這該死的海關害我一路上不敢買礦泉水。她說櫃台有提供,我便直奔櫃台。我還沒開口要,櫃台小姐馬上遞給我一杯罐裝水。我有點驚訝的笑著問: 妳怎麼知道? 我還以為她有心電感應,後來想想應該是門外的小姐是先用對講機通知了櫃台小姐。領完水後上車直奔台中。

出國 Day 3 之七

DSC01580

原本我打算自己把機票印出來,就像我來這邊的時候,那名華裔服務員做的那樣,可惜不成功。看起來我是一臉焦慮的樣子,航空公司的櫃檯小姐主動問我需不需要幫忙,我跟她說我要領機票。她說我走錯航站,American Airlines 的櫃台是在旁邊的那一棟。我便過去請 American Airlines 的櫃台幫我領機票。看起來我是不能自己印機票的,似乎要一點認證程序。領完機票,我就準備通關。但是在 Computer History Museum 買的明信片我覺得不太適合送給女性朋友,所以我在通關前在機場裡面的商店又多挑了幾張。

DSC01579

現在通關算是駕輕就熟,該怎麼做都比較清楚。

DSC01581

我在 10 號門搭當地時間晚上 8 點 10 分的飛機。

DSC01582

活力充沛的祖孫二人,在這邊放起音樂跳起舞來。小孫女跳得很棒,可惜我沒機會跟她說: nice dance。不過她們在飛機上也是活力充沛就是了。

DSC01583

降落在洛杉磯機場之前的夜景。我很佩服隔壁的外國大嬸和她的行李能夠塞進我旁邊的小小座位。

DSC01584

從接駁車往外拍洛杉磯機場夜景。從接駁車下車之後,有一名有著亞洲臉孔的女子不知道在跟服務員說些什麼,她看著站在旁邊的我便向我求助。原來她的先生是鹽湖城一家公司的銷售員,她不久前剛辦了移民從中國來到了美國。現在她家裡出了點事要飛回去處理,但是似乎航空公司給她安排的航班有點趕,她想要請航空公司給她換另外一班飛機。她說她英語不太行,請我幫忙一下。原來是中國人,那自然是要幫忙的。

我詢問服務員 Cathay Pacific (國泰航空) 的櫃台該怎麼走,她指引我往 Tom Bradley 國際航廈的方向。在往 Tom Bradley 的路上,她跟我說了前因後果。她也跟我提到她的英語不太行,我跟她說敢說就行了。來到 Tom Bradley,第一件事就是找服務台 (Information Center)。這個過程中我也示範給她看怎麼一邊問一邊找路。她原本擔心她的班機已經起飛,到了 Cathay Pacific 的櫃台才知道還來得及。不知幸也不幸,她的班機是我的前一班,如果她搭不上這班,我們還可以多聊一聊。

DSC01586

洛杉磯海關。過了海關之後,一路無事的來到登機門。原來我早到了,那個時候是她那一班飛機的登機時間。在登機門等待的時候,對面的年輕媽媽和她的小朋友玩著小遊戲玩得不亦樂乎。雖然是亞洲臉孔,但是她似乎是東南亞人。之後有一位也是有著亞洲臉孔的男性走到我面前的座位坐下,他還跟我點了一下頭。我回點了一下頭,同時心想: 我有這麼有名嗎?

DSC01587

晚餐! 我猜是根據香港時間供餐,因為這時洛杉磯時間是凌晨。主菜是橄欖醬焗三文魚。我左邊的是有著亞洲臉孔,但應該不是中國人的男性。右邊應該是印度男性。左邊的乘客非常熟門熟路,一坐下就開始調整自己的座位,他還拿出自備的耳機和眼罩。與來時的形況相反,我和左右兩位乘客沒談到話。來時的班機上有一對夫妻帶著出生沒多久的小朋友,其精力之旺盛令人佩服。他的爸爸媽媽一路上都在哄小朋友不要啼哭,我可能要自己當爸爸才能夠完全體會他們的尷尬處境。

這次有點經驗了,經濟艙不像商務艙可以把腳放上來,你可以調整座位往後躺,這樣腳可以舒服一點。也可以趁上廁所的時候活動一下雙腳,這時候就能看出靠走道座位的好處。你不會想要十多個小時都坐在位子上。這次的航線相較於來時的航線偏南,直接切過太平洋北回歸線偏北處飛回香港。

DSC01588

吃完晚餐後,睡一陣醒一陣。空服員推著放有杯麵的小推車到處走動。我來的時候沒吃到,這時候當然不會放過。看來是有些經驗了,回程比去程要花比較多的時間,但是不知不覺就快到了。這時候亞洲時間是清晨。供應早餐之前,空服員會提供果汁,我選帶點酸味的蘋果汁清醒精神。

DSC01593

窗外景色越來越明亮。隔壁乘客非常專業的拿出專業相機猛拍,我要感謝他空下時間讓我拍下如此美景。

DSC01594

飛機鑽入雲層準備落地。

DSC01595

準備降落在香港赤鱲角機場。

DSC01598

我看著轉飛台北的航班。這時當初在洛杉磯機場 Cathay Pacific 登機門前跟我點頭的男子過來跟我打聲招呼。我這時才想起來,他跟我從聖荷西就搭同一班飛機。Do you speak Chinese? 我問。之後我們就用中文開始聊天。原來他是馬來西亞人,是一家生技公司的員工,被派到聖荷西受訓。他等一下也是搭 Cathay Pacific 的飛機,我說我準備到登機門了,而他則是要先抽根菸。我以為等一下還可以見到面的,沒想到過了 Cathay Pacific 的轉機口之後就好似茫茫大海。那時應該先等他又或是該遞給他一張名片,這樣以後才比較好聯絡。

DSC01600

他見到我四處拍照,便說要幫我拍一張。那時真應該讓他幫我拍一張。

DSC01605

香港海關。

DSC01606

我是旅客 (passenger),另外一條通道是給航空公司職員通過。

出國 Day 3 之六

聽完展示,接下看博物館裡面的展覽。

DSC01557

這是 Steve Jobs 很自豪但是賣不出去的 NeXT Computer

DSC01559

這是 Semi-Automatic Ground Environment (SAGE) 所用的防空雷達。操作員可以用桌上那把槍點著螢幕上面的目標進行追蹤。IBM 那時候靠軍備武器賺的荷包滿滿。

DSC01560

SAGE 的前身,Whirlwind

DSC01562

轟炸機上用的投彈器 (Bombsight) 中有名的一款,Norden

DSC01565

DSC01564

有名的 IBM System/360人月神話 (The Mythical Man-Month) 的作者 Frederick Brooks 被稱作 IBM System/360 之父。

DSC01566

好吧,我猜是磁盤 (disk)。

DSC01567

JoinData 486 DX motherboard, Taiwan, 1990。你知道我為什麼拍這張。

DSC01568

DSC01569

前面一張是 DEC (Digital Equipment Corporation)Magnetic-core memory。後一張則是 Whirlwind 所用的 Magnetic-core memory。Whirlwind 原本採用的 CRT memory 太慢,後來改採 core。

DSC01570

DSC01571

IBM 製造的硬碟 (hard disk),IBM 305 RAMAC 是第一部採用此種硬碟的機器。

DSC01572

磁鼓 (Drum memory)。據說它的表面被讀寫頭刮傷了。

DSC01573

這是 UNIVAC I 的記憶體。UNIVAC I 是第一部在美國製造的商用電腦。

DSC01574

Cray-1 超級電腦,著名於它的向量處理 (vector-processing),適合科學計算。擁有 32 MB 記憶體,頻寬 64 位元。價格六百至一千萬美元,以當時的美元計價。據說需要人工繞線,並且要花費近一年的時間才能組裝完成。這一台是 Lawrence Livermore National Laboratory 贈送的,它是專責研發原子彈的實驗室。

DSC01576

導彈內部的導引裝置。我猜是義勇兵洲際彈道飛彈 (LGM-30 Minuteman) 的導引裝置。

DSC01577

防鎖死煞車系統 (Anti-lock braking system,ABS) 所使用的控制晶片,由 Robert Bosch GmbH (Bosch) 這家公司所開發。

Computer History Museum 的參訪就到這邊,其它部分我沒有拍照。時間不多,我沒辦法慢慢地仔細瀏覽。離開 Computer History Museum 之前,我在那邊的紀念品店買了明信片。雖說如此,但是應該是來不及在美國寄出。離開 Computer History Museum 之後,我們溜到據說是 Steve Jobs 的家附近兜一圈。有個貌似保全的大叔在那邊盯著我們的車看。接下來我就請開車的朋友把我在聖荷西機場把我放下,準備踏上歸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