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才出海時,有經過 Hıdırlık Tower。現在我們要前往 Hıdırlık Tower 所在的卡拉里歐魯公園 (Karaalioglu Park)。
前幾天的行程實在難得看到如此翠綠的景色。
非常大顆的南瓜。
來到一個休息點,大家趕忙取景拍照。
繼續往卡拉里歐魯公園前進。一路上看到許多民家庭院內都種有柑橘樹。
隨手拍了幾張路邊商店。
歡迎來到 Hıdırlık Tower。這是羅馬時期建造的碉堡,據說也曾經做為燈塔之用。
從卡拉里歐魯公園可以清楚看到安塔利亞灣 (Gulf of Antalya)。
熱情的老伯邀請我老婆和他拍張照。
在卡拉里歐魯公園稍作停留之後,我們前往凱錫克喚拜樓,又名破敗的喚拜樓 (Broken Minaret) 前進。凱錫克喚拜樓因其上層建築遭大火破壞而著名。
往凱錫克喚拜樓的路上有許多商店林立。
不遠處就是凱錫克喚拜樓 (Kesik Minare),又稱破敗的喚拜樓 (Broken Minaret)。
凱錫克喚拜樓旁的建築原本是羅馬神廟,爾後改建成教堂。在土耳其人占領安塔利亞之後,又將其改建成清真寺。有趣的是,出名的卻是附屬建築,喚拜樓。
算是廢墟的凱錫克喚拜樓成了貓咪的玩樂天堂。
接著我們前往哈德良門 (Hadrian's Gate)。
周遭的店家陸續開門營業,人潮也逐漸聚集。
在土耳其,貓咪非常可親。
路邊數景。
前方就是哈德良門 (Hadrian's Gate)。哈德良門是凱旋門式 (Triumphal arch) 建築,用以紀念羅馬皇帝哈德良 (Hadrian)。
哈德良門左右延伸出去是古城牆。
哈德良門除了柱子部分以外,皆以白色大理石建造。導遊小高提醒我們,可以特別欣賞柱頭上的裝飾。
正當大家要穿過城門之前,導遊小高故作神秘的告訴大家,旁邊角落有一尊彌勒佛像。我們頓時有點時空錯亂,敢情羅馬時代就有這尊彌勒佛像? 原來是旁邊的店家擺放在這裡的。大夥這才一笑置之。
來到城門另一側,回首來時路。
舊時樑柱。當時很想一屁股坐下來,但還是忍住了。
新舊之間。
非常有意思的設計,方便行人穿越馬路,忍不住拍了一張。
前行不久,左轉入另一條街。
前方白色車輛擋住遠方紅色電車的路。這在土耳其並不少見,我們在伊斯坦堡也會遇到這種情況。
看到電車總是忍不住拿起相機拍照,因為台灣目前沒有輕軌。
不知道是什麼樣的水果,粗看以為是石蓮花,但是依形狀看,很有可能是枇杷。
中午時分,這類招牌最吸引我的目光。
在安塔利亞,新舊事物很奇妙的融合在一個城市之中。
位於安塔利亞舊城區市中心的鐘塔。
在鐘塔附近有兩座喚拜塔,其中一座是伊夫利喚拜樓 (Yivli Minare)。與一般喚拜樓不同之處,在於其下半部的造型相當不同。
這是一般的喚拜樓。兩相比較之下,可以明顯看出伊夫利喚拜樓的特色。
這裡的貓兒有福了。
伊夫利喚拜樓隸屬的清真寺,是一座有著多重圓頂的建築。
回到了早上的出發點,共和廣場 (Republic Square)。
廣場上有一座黃色建築,這是土耳其郵局的代表色。
共和廣場上的國家紀念碑。注意雕像照片的左下方,一旁有人在玩航拍。據說舌間上的中國 2 也有動用到類似的航拍器 (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幕后故事-那个神奇的航拍长镜头)。
等大家陸續集合到廣場上,我們也準備出發到遊覽車的停車處,轉往餐廳用餐。
前往對街的同時,剛巧有一台警車經過。
搭乘手扶梯到地下停車場之前,回望共和廣場和伊夫利喚拜樓。接著,我們準備前往杜登瀑布景觀餐廳享用中餐。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