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29日 星期日

亞投行

亞投行 (AIIB),全稱為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 (Asian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Bank),是一個由中國發起,旨在協助亞洲國家投資基礎建設的多邊開發機構。由於中國於亞投行不尋求一票否決權 (财政部: "中国放弃亚投行否决权" 命题不成立),其性質與由美國主導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IMF) 和世界銀行 (World Bank),以及由日本主導的亞洲開發銀行 (ADB) 有本質上的不同。

亚投行成长的155个日与夜:从片羽到星火燎原一文,可知人心之向背。這一歷史轉捩點,象徵美國霸權終結的開始。對這一個重大歷史事件,即使不知道其背後深層的含意,也應該從經濟角度加以重視,將其視為頭條新聞加以報導。可怕的是,台灣媒體依舊是在渾渾噩噩的過日子。無知且麻木是我對台灣媒體的註腳,唯一例外的可能是旺報

我想亞投行未來的投資計畫,基本上會以一帶一路 (中国发布 "一带一路" 路线图) 為主幹,向其周邊國家投資基礎建設。對於一帶一路,宋鴻兵先生的高铁助中国突破美国封锁一講,點出了不少玄機。

中國這一步棋下得非常巧妙,我認為主要有以下三點:

  1. 避開在西太平洋與美國和日本的軍事對峙。但這不意味著中國怯戰,美國鷹派、日本右翼和台獨勢力最好先掂量一下自己的承受力,在中國近海搗亂是得不償失的。
  2. 藉由經濟實力擴大國際影響力,也就是中國外交部長王毅所說的: 我们的朋友圈越来越大 (王毅:新型国际关系到底新在哪里?)。
  3. 把台灣徹底邊緣化。聽起來很殘酷,但是現在全世界除了美國和日本之外,目光都集中在亞投行和一帶一路上面,大家都忙著搞經濟。台灣愛搞太陽花學運或是反 M503,就隨他們去吧。

再回到亞投行。有傳言說,某些國家加入亞投行有可能會在背後給中國搗亂。在我看來,這一點都不算是問題,中國正好藉此機會增加自己處理國際事務的經驗和智慧。另一方面,雖然亞投行對各國都持以開放態度,但中國必須確保其實質性事務能穩步前進,避免陷入空轉。多達四十多個意向創始成員國 (prospective founding members) 對於亞投行來說,無疑是一件值得慶賀的事,但以後的路該怎麼走,才是亞投行最終成功與否的關鍵。

亞投行對於美國來說,如同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美國加入亞投行,一無主導權,二來給中國貼金,三來給自己打臉。美國不加入亞投行,可能會損失大好商機。

亞投行對於日本來說,如同雞腿。對於日本國內企業而言,亞洲區的基礎建設可是個發財的大好機會; 對於安倍來說,加入中國發起的亞投行無疑是屈辱。

亞投行對於台灣來說,沒有然後了。

最後,我以復旦大學中國發展模式研究中心主任,張維為教授給了一篇演講作結:

中國人,你要自信。:-)

 

最後的最後,來點茶餘飯後的笑料,雖然稍嫌粗俗,但也只求博君一笑。:-)

 

 

延伸閱讀: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