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亞果出任務開頭的幾個新聞片段,看得出一般美國民眾並不清楚美國給伊朗帶來怎樣的苦楚,才會導致伊朗民眾搗毀美國大使館。
時間回到 1951 年,伊朗民選首相莫薩德將伊朗石油業國有化,使其利益還諸於伊朗人民。此舉觸怒原本掌控伊朗石油產業的英國石油公司。為此英國聯合美國暗中策劃推翻莫薩德,並推舉巴勒維作為其代理人。巴勒維種種倒向西方國家的情況使其不得民心,最後被何梅尼領導的伊朗伊斯蘭革命所推翻。美國庇護巴勒維的行為引起伊朗人民的極度不滿,這才使得伊朗民眾將怒火發洩在美國大使館。
西方媒體影響力極為巨大,這經常會導致事件的前因後果被抹除或是扭曲,藉此來美化自己,甚至是醜化別人。台灣媒體基本上已淪為西方媒體附庸,這是一個不好的現象。最糟糕的是,我們經常深陷於此而不自知。
延伸閱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