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16日 星期四

簡評菲律賓射殺台漁民事件

今年五月台灣廣大興漁船於台菲重疊經濟海域作業時,遭菲國漁政船攻擊,導致船員洪石城死亡。菲律賓的表現顯示出這是一個搞不清楚狀況的幼稚國家,所謂的幼稚是指其外交上應對進退尚不成熟,無其它貶意。菲律賓政府應該公開召開國際記者會,對此次事件道歉並提出對應處置。菲律賓只派代表來台灣明顯就是希望這件事只停留在台灣島內,不想過度宣揚。

第 625 期的壹週刊評論稱: 何不訴諸國際法庭?。這真是笑掉大牙的書呆子評論。俗話說: 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菲律賓漁政船攻擊台灣漁船的行徑已如同海盜,其外交也一副你能奈我何的態勢。訴諸國際法庭只能是曠日廢時,不了了之。

我認為台灣目前所謂的經濟制裁對菲律賓基本上起不了作用,且會傷到自身筋骨。單就菲勞來看,有人認為何不遣返目前在台菲勞。菲勞一但遣返,台灣廠商的生產線怎麼辦;菲傭一但遣返,家中的老人怎麼辦? 血氣之爭,意氣之勇對事情沒有任何幫助。況且一波波的制裁,一但菲律賓政府皆無意理會,丟臉的是台灣政府。

台灣所能做的,就是將護魚南界往南推移,直到台灣宣稱的經濟海域邊界為止。菲律賓一日不照我方要求進行談判,我國的海巡船艦就驅離菲國漁船,並以武力驅離菲國漁政船。海巡船艦可以射擊菲國漁政船鄰近海面,達到嚇阻效果,且又不會讓情勢升高。一國外交上的折衝樽俎不僅僅是依賴外交部一己之力,也不是單純依靠國際法庭交由國際仲裁。壹週刊的評論就落入此種誤區。

壹週刊還有一個很大的缺陷,就是逢中必反。國際外交上並無永遠的敵人,也無永遠的朋友。台灣政府真正要做的是為漁民爭取生存上的尊嚴和保障,為此在不影響台灣主權的基本立場上,能夠善用各方勢力來得到己方利益最大化。若是以壹週刊所提的方法來處理此次事件,我想台灣漁民永遠只能是菲律賓刀俎上的魚肉,任由其漁政船盡情宰殺。

正當此時看到一則報導: 仇菲升溫 請讓菲勞免於恐懼。我不同意該文中便當店老闆的做法,但我亦無法譴責。是的,我們應該區別對待在台的菲律賓人民和菲律賓政府。但是,在台菲律賓人民應該要對此事件有清楚認知,並盡其所能向母國施壓。廣大興事件中的台灣漁民何其無辜,菲律賓政府又何其蠻橫和無賴。道理是在台灣這一邊,菲律賓人民不應該以這是政府的事,與我無關的態度撇清關係。另外,台灣民眾應該要認識到,善良並不代表可以任人騎在頭頂上欺負。我們不對菲律賓人民進行身體上的傷害,和心理上的嚴重威脅。但是我們務必要讓在台灣的菲律賓人民知道: 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過度鄉愿是犯賤,怪不得人家騎在你頭上了。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