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23日 星期六

甲午戰爭一百二十週年紀

刘亚洲上将谈甲午战争:制度·战略·信仰·国运

依稀記得黃仁宇先生有過類似評論。甲午之戰,是已進入工業化時代之日本與仍停留在農業時代之中國之間的戰爭。後人總認為是因為中國制度腐朽,洋務運動成效不如明治維新,而導致甲午戰敗。但是,依黃仁宇先生的觀點,諾大的中國欲從農業社會進化成工業社會,猶如走獸蛻變成飛禽,不論是物質或是思想,都要經過相當大的改造。以歷史的眼光來看,單靠洋務運動是不可能達成這個目標。換個角度思考,洋務運動縱使失敗,但也不失是中國邁入現代化的開端。

甲午戰爭已經過一百二十年,也就是兩個甲子,中國這片土地和人民已經經過太多苦難。我認為,中國已經穩步邁上黃仁宇先生所說的可從數字上管理 (mathematically manageable) 的階段。所謂的 "可從數字上管理",以我的理解,就是可以用科學,而非道德方式來管理國家。不論是物質或是思想上,當代的中國已經不再是一百二十年前的中國。日本的有識之士應該清楚的認識到這一點,不要抱有可以重溫甲午戰勝的夢想。

回過頭來看這篇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大學政治委員,劉亞洲上將接受報社關於甲午戰爭的採訪。有幾點我想加以評論。

美国人李普曼说,只要存在着一条军事疆界,一条相应的政治疆界就会出现。这句话也可以反过来理解:只要存在一条政治疆界,一条相应的军事疆界就应该出现。军事战略是国家战略的一部分。军事战略应当服从国家战略。但是如果军事战略出了问题,仗打败了,这个国家的国家战略也就完了。退一万步说,即使国家战略出现失误,如果军事战略恰当,还能为国家战略重构创造机会。否则,即使国家战略正确,如果没有正确的军事战略配合,国家战略照样无法实现。

這段話和習近平接掌軍委後,對解放軍的指示某種程度上不謀而合 (習近平: 確保部隊召之即來來之能戰 戰之必勝)。兩者都要求解放軍達成軍事戰略 (勝),以便國家戰略的實施。

清朝经过了30年的军事变革,建立了一支表面上脱胎换骨的新式海军和陆军,但它的军事变革是失败的,主要是观念落后。胜利的军队用未来的观念打今天的战争;失败的军队用昨天的观念打今天的战争。清朝的军事变革,正如车尔尼雪夫斯基评价彼得大帝的改革那样,“大胡子剃掉了,德式西服穿上了,但是留大胡子、穿旧式服装时期的那些思想却留下了”。清朝的军事改革从根子上没有能够摆脱农耕文明的桎梏。农耕生产方式要解决的问题首先是天下太平,有饭吃就满足。农耕文化的眼睛是向内而不是向外看的。清朝内斗那么激烈也是农耕文化的产物。因此,北洋水师虽然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铁甲舰,奉行的却是长期防御性战略。这是一支农民的海军,因此是一支守土的海军,而不是一支经略大洋的海军。表面上看,甲午海战的战场上,是双方“海龟”的较量。军舰都是从欧洲进口,双方将领毕业自同一所军校,且都用英语指挥。但那是农民与现代军人的较量,那是鸡蛋和石头的碰撞。

思想,或是觀念,是成功達成軍事戰略的第一步。當前解放軍的思想就是要從淺海走向深藍,轉近海防禦到遠洋巡弋。當然,這也與中國科技已經突破技術瓶頸有關。物質和思想是相輔相成的。

第一是没有现代军事思想家。没有军事思想家就无法进行战争的顶层设计。而顶层设计的失败是最大的失败。中国一贯有轻视军事思想家的传统。兵书是不登大雅之堂的。正经的读书人以读兵书为耻。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败后,在列强的监视和重压下,从零开始,仅仅20年时间就建立起一支全新的机械化大军,横扫欧洲。德军是怎么做到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它们重视军事理论家。古德里安因为他的理论被任命为德军第一支装甲兵团的司令官,官拜上将。中国自古很少有军事理论家受到如此重视。与之相反,日本对华侵略的思想、政策的设计者,基本都不是政府官员,而是普通的学者和知识分子。

我相當感興趣劉亞洲上將所謂的現代軍事思想家。德軍的裝甲兵團能橫掃歐洲,那解放軍又能想出什麼方法應對美國的航空母艦?

毛泽东出生在甲午战争前一年。邓小平出生在甲午战争10年后也就是日俄战争的当年。他们的青年时代,正是甲午风云掀起的巨涛对中国近代史冲击最猛烈的时代。启蒙、自强与救亡,是那个时代的主旋律。他们的思想上一定有深深的甲午烙印。他们肯定从来不曾忘记甲午。上世纪60年代,毛泽东在谈到中印领土争端时说过“不能做李鸿章”的话。1982年,面对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不愿把香港归还中国,邓小平说:“如果不收回,就意味着中国政府是晚清政府,中国领导人是李鸿章!”正是在这两位伟人手中,中华民族获得了复兴。

對於甲午戰敗,後人都將罪責推至李鴻章一人身上。但從歷史的角度看,甲午戰爭實是工業化國家與農業化國家之間的戰爭,這又豈能是李鴻章一人所能力挽狂瀾? 梁啟超所著的李鴻章傳,第一章有這麼一段話:

吾敬李鴻章之才,吾惜李鴻章之識,吾悲李鴻章之遇。

我認為,"不能做李鴻章" 這一句話,僅能被領導者用來砥礪自己不要誤國誤民,但切不可作為李鴻章的蓋棺之論。其人其事,還是要放在當時環境下加以討論。

马基雅维利有句名言:“造就最强大国家的首要条件不在于造枪炮,而在于能够造就其国民的坚定信仰。”中国共产党在当代最伟大的历史成就之一,就是再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信仰。也正是这群有信仰的共产党人,领导中国人民走出了甲午战争失败的阴影。抗日战争中,他们不仅彻底战胜了日本侵略者,还在第二个甲午年到来之际,打胜了一场抗美援朝战争。这似乎是一个宿命。当年的甲午战争,因朝鲜而起。抗美援朝战争,又回到了60年轮回的原点,这一仗不仅挽回了中国军人自1840年以来屡战屡败失尽的颜面,而且为民族复兴提供了重要心理支撑点。这是毛泽东的大手笔。

我理解劉亞洲上將身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的一員,必須強調共產黨在抗日戰爭中的偉大作為。但是請別忘了,當時的國民黨軍是站在第一線對日抗戰。雖然在之後的國共內戰中,共產黨擊敗國民黨,但也不要把功勞都攬在自己身上。國共內戰已經過去許多年,歷史也必須被還以其本來的面目,而非為執政者塗上胭脂抹粉。抗日戰爭應該是中國人民對抗日本侵略者的戰爭,而非僅僅是共產黨所領導的對日抗戰。現在的共產黨應該要有足夠的氣度,重新審視過去這段歷史,給予各方面一個公正的評價。

我認為中國共產黨的歷史成就之一,應該是在於凝聚民眾心裡所謂的中國意識 (或稱國家觀念),打破中國歷史上,國不知有民,民不知有國的情況。其實從某方面來說,這也是歷史賦予共產黨的任務。只有當國民有明確的國家觀念,一盤散沙才能化做一個拳頭,朝共同的目標邁進,才能在當前的國際社會生存下去。共產黨應當理解到,歷史的主角是人民,而非共產黨自身,這正是歷史唯物主義所闡述的道理。

附錄:

军事科技 航母的克星(下)

延伸閱讀:

2014年8月16日 星期六

土耳其之旅 - Day 5 之五

今日行程: 安塔利亞 – 阿斯班多斯 - 安塔利亞

P1170008

回到飯店後,發生一件小插曲。原來飯店每晚都會更換房間密碼,所以原本的房卡不能使用。大夥兒上樓之後發現這個問題,又紛紛下樓找領隊和導遊處理。

P1170027

P1170028

P1170029

在房間稍作休息,順便品嘗一下剛剛買回來的草莓,配上青蘋果茶。

P1170032

P1170040

一邊吃著阿婆送給我們的橘子,一邊欣賞早上在船上買的紀念相框。

P1170041

飯店房間附贈的零食頗為豐盛,除了咖啡和茶包之外,還有巧克力餅乾。

看看也差不多時間,我便獨自一人下樓用餐,留老婆在房間休息。

P1170042

餐廳外頭,有樂手吹奏撒克斯風。

P1170043

P1170044

P1170046

P1170048

P1170047

自助餐吧台上擺滿了生菜、甜點和水果。琳瑯滿目的生菜和甜點讓我想起在卡巴德基亞旅館遇到的日本旅客,這類食物非常對日本人的胃口。

P1170049

P1170053

簡單搭配兩盤正餐。土耳其的青菜 "料理" 通常都是煮得糊糊濕濕的,勉強能下嚥。

P1170055

比較有趣的是這道番茄鑲飯。

P1170057

直接對半剖開來吃。其實也就嘗個新鮮,糊糊的飯粒,我想不會太對台灣人的胃口。

P1170059

P1170060

各種各樣的起司和冷盤料理。

P1170062

P1170063

P1170064

晚餐就以麵包加起司、水果和蔬菜濃湯作結。

P1170065

台灣可能比較難吃到這種番石榴,也就是芭樂。這要把種子一粒粒剝下來,吸吮汁液吃的。

離開餐廳回到房間的路上,順手拿了一份土耳其日報 (Daily Sabah)。

P1170069

頭條新聞 (TARGETED WIRETAP ON THOUSANDS BY GÜLEN MOVEMENT) 講述的是土耳其國內的竊聽事件。

P1170070 

文藝版面講的是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訪問伊斯坦堡 (TURKISH PRESIDENT WELCOMES CHINESE NOBEL LAUREATE, MOYE)。莫言此行目的是希望促進中國和土耳其雙方的文化交流。

P1170071

報導講述的是在法國巴塞隆納舉辦的 MWC 2014 世界通訊大會上,三星、華為和索尼展示各自的旗艦機和穿戴裝置。

P1170073 

塞浦路斯 (Cyprus),位於地中海東部的一座島嶼。其北面歸屬於土耳其,南面歸屬於希臘。土耳其和希臘為了領土上的爭議,鬧得相當不愉快。土耳其對加入歐盟有相當大的期待,但總是被已是歐盟成員國之一的希臘阻撓。這篇報導 (ENERGY ISSUE AT CENTER OF CYPRUS NEGOTIATIONS) 說的是,土希之間關於領土、經濟、歐盟事務等相關方面的談判,因為土耳其經濟情況較希臘為佳,且又握有島上水資源管線,對土耳其方面較為有利。

還有一篇關於土耳其抗旱的報導 (TURKISH GOVERNMENT PLEDGES MEASURES TO COMBAT DROUGHT)。由於氣候變遷,土耳其二月份降雨量異常減少。除了伊斯坦堡的供水問題浮上檯面,土耳其全境的農業生產也會受到影響。

明天,我們就要離開安塔利亞,往巴穆卡麗 (Pamukkale),又稱棉堡,前進。

2014年8月3日 星期日

土耳其之旅 – Day 5 之四

今日行程: 安塔利亞 – 阿斯班多斯 - 安塔利亞

P1160870

阿斯班多斯羅馬劇場 (Aspendos Theatre)。這是土耳其境內乃至於世界上保存最為完整的羅馬劇場之一,至今仍然作為劇場使用。

P1160871

戶外的吊塔和一旁的羅馬劇場擺放在一起,讓我感到些許的不協調。乍看之下,我很難相信眼前是從西元一百多年就矗立於此的古蹟。

P1160872

阿斯班多斯考古遺址 (Aspendos örenyeri)。

P1160873

阿斯班多斯考古遺址的入口處。

P1160874

P1160875

門票的正反兩面。

P1160876

羅馬劇場入口處。

P1160879

P1160880

經過幽暗的通道之後,我們來到羅馬劇場的中央。大家一邊依著觀眾席而坐,一邊聽著導遊解說。木板後方是正在整修的部分,不能進入。

P1160881

P1160887

四周可以見到施工整修的痕跡。

P1160884

領隊小高正認真的聆聽講解,準備給大家翻譯。

P1160886

P1160898

我則是在一旁逗貓玩。

P1160888

根據美麗女導遊的說法,當有鬥獸表演時,會在前方凹槽處放上火把,隔開觀眾和野獸。

P1160890

修整過後的石階,完全看不出歲月的痕跡。

P1160893

但是如果不加以修整,這些已經歷近兩千年歲月的石階又怎堪絡繹不絕的遊客踩踏。保存古蹟如何能在這兩者之間加以取捨,我想是一個大問題。

P1160895

據說最前排,帶有靠背的座位是古代的貴賓席。領隊小高正在轉述美麗女導遊剛剛說的一個故事。

阿斯班多斯羅馬劇場的建造流傳著底下這麼一個故事 (Aspendos):

阿斯班多斯國王宣布舉辦一個比賽,他將會把他的美麗女兒嫁給對這座城市最有貢獻的人。各地的工匠們聽到這個消息之後,開始苦心思索。到了最後期限,國王檢視了大家的工作,並選出了兩位候選者。第一位候選者建立了引水道,解決城市的供水問題; 第二位則是蓋了這一座羅馬劇場。正當國王打算將勝利頒給第一位候選者時,他來到了這一座羅馬劇場做最後一次檢視。當他走在劇場觀眾席最上方的拱形迴廊的時候,他聽到一個聲音不斷傳來,"國王的女兒將會是我的"。國王聽到後相當的驚訝,但是卻又找不到聲音的來源。說句話的人其實就是這座劇場的建築師。他相當得意自己設計的劇場音響效果,因此躲在一旁透過空管傳話。最後,國王將女兒嫁給了這一位建築師,並且在劇場舉行婚禮。

這一則有趣的故事,強調了阿斯班多斯羅馬劇場極佳的音響效果。

P1160891 

中央舞台後方的牆面上,隱約可以看到神龕的痕跡。牆頭正中央,屋頂牆面上頭刻有希臘酒神,同時也是劇院之神的戴歐尼修斯 (Dionysus) 雕像。

P1160899

我們一路沿著石階向上,來到上下層觀眾席的交界處。上方正在施工。

P1160901

P1160902

由上俯瞰整個羅馬劇場,以及一旁的戴歐尼修斯雕像。

P1160904

韓國團的導遊正在底下講解。

P1160910

P1160913

拍照留念。

P1160916

由於劇場大部分場地都在整修,我們逗留一陣之後便準備離去。後來才知道,下方的通道以前是給動物專用的。人都是從觀眾席上的通道進出。

P1160917

P1160922

擺放在門口的石雕。能夠親手碰觸兩千年前的古物,心情是非常微妙的。

P1160923 趁離去之前的空檔,到紀念品商店逛逛。

P1160925

阿斯班多斯羅馬劇場的微縮模型。

P1160926

P1160929

P1160930 

各式各樣的羅馬雕像和古羅馬頭盔 (Galea)。

P1160934

相當精緻的彩蛋。

P1160935

古希臘羅馬時期,戲劇表演時會用到的面具 (Theatre of ancient Greece),可以看出有喜怒哀樂等不同表情。

P1160936 

又在這裡遇到我們曾經在卡巴德基亞見過的土耳其智者,納斯爾丁 (阿凡提)。

P1160940

稍微在入口處等待其他團員,我們準備接著前往附近的引水道 (Roman Aqueduct)。

P1160942

安塔利亞不愧盛產柑橘,路旁是一大片的柑橘園。

P1160947

遠方已經可以看到引水道。

P1160955

我們準備在這裡下車。

P1160960

P1160962

羅馬人就是透過這些規模宏偉的引水道,將遠方的水源引至城市供市民使用。

P1160961

和背後的引水道拍照留念。引水道周遭的農家會趁遊客來到的機會擺攤。在拍完照之後,我們便在附近的攤位逛逛。

P1160966

賣頭巾的阿婆非常熱情,即使沒跟她買,她都笑咪咪的。

P1160967

P1160969

這個活潑的小男生把引水道當成是他的攀岩場。

P1160972

羅馬時期對混凝土 (Roman concrete) 的使用已經相當成熟。難怪羅馬建築能屹立千年。

P1160975

能在混凝土上頭生長的植物生命力相當強韌。

P1160978

我們沒跟這位阿婆買頭巾,到是買了一包帶有藍色之眼的別針。她很熱情的塞了一顆柑橘給我們。

P1160982

回程路上,美麗的女導遊說附近的農家收入不豐,所以會靠擺攤貼補家用。

P1160985

我看著手中柑橘。這一顆柑橘或許對我們來說沒什麼,但是對他們而言,這是他們手中唯一拿得出的贈品。

P1160990

在公路旁見到成群的綿羊已經不是第一次了,但還是順手拍下。這時,遊覽車漸漸往路旁停靠。原來是前方有一個賣草莓的攤販,大家想嘗個鮮。

P1160994

P1160995

土耳其的草莓個頭碩大,鮮紅欲滴。

P1160996

不知道這位土耳其大媽常不常遇到一整車遊客跟她搶買草莓的情況。

P1160997

一旁應該是種草莓的農家。Dikkat Köpek 是內有惡犬的意思。幸虧當時沒有傻傻的走進去逛逛。

P1160998

和大媽拍照留念。

P1170003

天色已逐漸昏暗,我們正在回酒店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