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21日 星期二

一個中國原則

台灣目前檯面上欲爭逐總統大位的政治人物都太看重自己 (或是台灣) 對於大陸的份量,他們都欠缺政治智慧。身為一個領導者,必須審時度勢,必要時要加以引導並改變民眾的想法,避免被民粹綁架而終至釀成大禍。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針對兩岸關係提出四個堅定 (兩岸關係 習近平提四個堅定),我認為最重要的一條,即是 "堅持共同政治基礎"。所謂的 "堅持共同政治基礎" 就是九二共識,九二共識就是一個中國原則,這是兩岸所可能找到的最大公約數。先請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政府想一下,如果習近平在無法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情況下,與台灣談判或是簽署所謂的和平協議,那中國內部不會鬧翻天嗎?

再回到台灣本身。從中國的歷史上來看,先有中華民國,而後經過國共內戰,共產黨於大陸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原來的中華民國政府 (即國民黨) 則撤退到台灣。從根源來看,一個中國根本毫無異議,只是由於國共兩黨之間的內戰,導致今日兩岸的分治。

台灣至今之所以不承認,或是迴避一個中國原則 (即台灣不是中國的一部分),我認為有以下幾個原因:

  • 對於仍舊支持中華民國者,認為一個中國 (one China) 等同於中華人民共和國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並由此推論承認一個中國就等同於被中國共產黨 統治。
  • 對於支持台灣獨立者,必須將一個中國 (one China) 等同於中華人民共和國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以藉此切割台灣與大陸之間的聯繫。

對於前者,我認為中共必須正視中華民國政府播遷來台的這一段歷史,給予一個中國 (one China) 稍微寬容的解釋。反過來說,我認為持 "承認一個中國就等同於被中國共產黨統治" 這種觀點的人也是過於杞人憂天。引述自中國一個中國原則的官方聲明:

在一個中國原則下什麼都可以談; 統一後實行 "一國兩制",中國的主體 (中國大陸) 堅持社會主義制度,臺灣保持原有的資本主義制度長期不變; 統一後臺灣實行高度自治,中央政府不派軍隊和行政人員駐臺; 解決臺灣問題是中國的內政,應由中國人自己解決,不需借助外國力量。上述方針和政策,貫徹了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基本立場和精神,也充分尊重了臺灣同胞當家作主、管理臺灣的願望。

注意! 一國兩制是在一個中國這一個大前提下才能成立。此前香港對一國兩制所鬧的雨傘革命,在我看來,都是由於漠視一個中國這一前提而導致。程序問題只是障眼法,就如同台灣的太陽花學運

至於後者,中國只能以武力壓住陣腳,透過民間的各種力量,將民意拉回正軌。台灣政客最喜歡拿中國的武嚇說事,再次引述中國一個中國原則的官方聲明:

中國政府在實行和平統一方針的同時始終表明,以何種方式解決臺灣問題是中國的內政,並無義務承諾放棄使用武力。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決不是針對臺灣同胞的,而是針對制造 "臺灣獨立" 的圖謀和幹涉中國統一的外國勢力,是為爭取實現和平統一提供必要的保障。採用武力的方式,將是最後不得已而被迫作出的選擇。

擔心中國的武力攻台,那不就表明心裡有鬼嗎?

話說自 2000 年陳水扁總統上任以來,兩岸之間經歷了多少風風雨雨。想必大陸方面已經很清楚知道台灣問題就等於中美,以及中日問題。美國和日本就是台獨勢力的根。來看看李敖先生在李敖有話說這一節目中的評論:

就是我們今天沒有台灣問題。根本就是中國跟美國的問題。中國給美國的壓力夠了,美國的爸爸,美國的主旨,叫你阿扁怎麼樣,你就怎麼樣。

往後的台灣總統不論是誰,都已經無關緊要。亞投行一出,意味著美國霸權的消解。台灣和日本只是美國在東亞和中國攤牌的棋子。台灣人沒有真正認識到,台灣謀求脫離中國而獨立,意味著從此只能成為美國或是日本的附庸,這樣何來的尊嚴可言? 台灣歷屆欲參選總統的候選人,都要先到美國報告兩岸政策,請問你是在選美國於台灣地區的特首嗎?

又難不成台灣人所謂的尊嚴有另解? 我們來看看建國黨主席何文杞所發表的台灣人的傲骨精神一文:

台籍「慰安婦」的問題正如台籍日本兵的問題一樣,這是日本對台灣的殖民教育成功的地方,台灣人民被教育效忠日本,為日本服務是一生最大光榮的事,在這種教育之下,台灣人為日本打仗而有榮譽感,女性獻出貞操亦無怨言,在當時的時空背景下,確是如此。

… 中略 …

「新傲骨精神」就是台灣人不同於中國人和韓國人的傲慢,而是具有個人主義與獨立自主的獨特性格,所以,「台灣人已經是一個獨一無二的民族」,「在這個島嶼獨特的歷史經驗中,台灣人的國民性格已然誕生!」流亡在台灣,卻不認同台灣的中國人能不怕嗎?

再來看看李敖先生給的一段評論:

台灣人的國民性格已經誕生。什麼誕生啊,他認為是傲慢,我們看是賤種。台灣人的____國民性格已經誕生。流亡在台灣,卻不認同台灣的中國人能不怕嗎?

… 中略 …

我當然怕你們,你們這樣不要臉,我當然怕你們。

台灣太過於沉浸於鄙中、媚日和親美的心態裡,導致當前兩岸談判進程遲滯不前。台灣忘了,只有主動和大陸交往,我們才能掌握整體交流的步調。一昧抱持著鴕鳥心態,我們也就只能隨波逐流,任憑他人喊價。

至於大陸和台灣的 "再統一",我想中國需要的是智慧和耐心。排除了美國和日本的勢力之後,如何將中國 (China) 這一概念,穿透如同烏雲般覆蓋住台灣的惡質政客和媒體,傳達至民間和年輕一輩,考驗著中國領導人的智慧,剩下的就是耐心。

我相信將來有一天,當台灣民眾普遍認為自己是台灣人,同時也是中國人的時候。統一就不再是個議題,剩下的也都是細微末節的小事。

簡單點評近日數則新聞如下:

  • 恢復徵兵制 逾5成民眾支持: 中研院也墮落到如此程度了。民進黨大概也是為將來兩岸衝突預做準備,拿中研院這份報告來說事。不過看看中華民國國軍被這些立委摧殘至今的程度,我也只能呵呵。
  • 民進黨會報 聚焦「兩岸協議監督條例」: 說實話,除非台灣踩了中國反分裂法的紅線,搞台灣獨立,大陸方面是不會放太多心思在台灣身上的。
  • 談兩岸發展 洪秀柱拋和平協議: 先真心誠意的承認九二共識,再來談和平協議吧。否則以台灣這種無賴性格,一旦簽署和平協議,十有八九又會拉著美國和日本嚷嚷著台灣獨立。

附錄: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