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8月24日 星期日

黃河青山 之二

什麼是歷史背後的因? 地理環境就是因。槍炮、病菌與鋼鐵:人類社會的命運同樣也是著眼於地理環境來描述當今的勢力版圖。我試著簡述黃仁宇先生的想法。

中國所處的地理位置,自古以來澇、旱災不斷。一個大一統的政府有能力調度各地資源來救濟災區,也能集中力量對治理黃河做一有效規畫。公元前二二一年,秦統一中國就是在此地理條件下的產物。然而要管理如此龐大的人民和土地是相當困難的。試想現在要你只用紙、筆和算盤來統計人口,你不會做到手軟嗎? 要你用尺來丈量全國土地,能成嗎? 在技術尚未出現之前,中國因地理因素而成為一個龐大帝國,之後的管理作業就成了一大難題。

古人所能做的就是先造出一理想的簡單模型,之後便依這簡單模型辦事。一開始這模型還符合社會上的狀況,當社會發展到一定程度與這模型誤差越來越大,各種現在看來稀奇古怪的行徑都是為了彌補這種誤差。最後以動亂收場,再把現實打回到此一理想簡單模型所能符合的範圍。循環再度開始。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