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8月11日 星期一

奇襲:史上名將致勝之道

孫子兵法不愧是武經之首。計篇第一總結戰爭中所必須遵循的大原則。

兵者,詭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遠,遠而示之近。
利而誘之,亂而取之,實而備之,強而避之,怒而撓之,
卑而驕之,佚而勞之,親而離之,攻其不備,出其不意。
奇襲:史上名將致勝之道用自古自今的各場戰役來闡述該項大原則。

不論是在戰前的準備或是在戰爭之中,最重要的就是將形勢引導至對我軍有利的方向。所有一切的準備都是為了最後的一擊。這就好比水壩蓄水蓄勢待發,洩洪的時候任誰也擋不住。

但人的自大心理往往會在這時候作祟,尤其在號稱軍事科技強國的國家眼中,往往輕視其它國家。覺得一定要全殲對方,要求對方無條件投降才行。但戰爭的最終目的是和平,這種和平絕不是屈辱下的和平,當然也不是生靈塗炭下的和平。

該書的作者貝文.亞歷山大(Bevin Alexander)參與過韓戰。他看過因為將領的驕矜自大(或是無能),而將作戰雙方推進龐大的絞肉機之中,最後仍然無法取得決定性的戰果。身為將領能不對因自己而堆起的萬人塚感到羞愧嗎? 將要發動戰爭這座毫無效益的絞肉機的政治領袖能不謹慎再謹慎嗎?

p.s. 看到俄喬戰爭爆發,覺得喬治亞的領導人物真是一頭蠢豬。竟然將國家的安危寄望在它國會來馳援這種空洞的幻想之上?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