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的歷史教育,往往以道德加以評論一人之忠奸善惡,一朝之興替。在台灣,擁護 中華民國的人,也因此總是以道德角度去看待國共內戰,和現今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作為。簡而言之,就是法統之爭。
歷史的背後其實反映的是現實。我在此節錄黃仁宇先生於大歷史不會萎縮一書中的一段話:
我認為一件重大事件的發生業已經過二十年 (這也只是一個大概的標準),其情形又不可逆轉,則我們務必看清它在歷史上的長期合理性 (long-term rationality of history),雖然它的結果不盡與我們個人的好惡符合。
自清末民初以來,國共之爭以至中共建政以後的歷史事件,其背後隱含的是中國從傳統農業社會向現代工商業社會轉型的過程,這就是現實。因此,我認為以往歷史教育所賦予的道德涵義,應該被剝離至公民與道德這一個科目。歷史教育應該試圖去解釋重大歷史事件的前因後果,當時的社會經濟背景以及背後的勢力角逐。如此,我們才能腳踏實地的展望未來,而不是動輒陷入情懷黨的道德與法統之爭。
台灣的歷史教育是失敗的。支持台獨者,讀的是顛倒黑白的歷史; 支持中華民國者,讀的是忠於蔣介石和中華民國的歷史。在他們的眼裡揉不進一粒沙子,中共政權是邪惡的,是非法奪權的,是不應該存在這一個世界上的。也因此,台灣人活在虛幻之中。但是國際環境是現實的,物理世界是現實的。美國不可能永遠獨霸,中國不可能永遠吃香蕉皮,求神拜佛不可能求來水和電,不可能消滅登革熱疫情 (登革熱疫情不退 衛生局普渡蚊子), 不可能解決就業問題 (普渡爆滿大賺 寺廟辦6天法會收2600萬)。
當現實開始擊毀台灣人的幻想,台灣人只會更往夢境深處裡去,行事往往也更加瘋狂。我 "何其有幸" 親眼目睹這一切,故為文以記之。希望中共當局將台灣視作如同文革般的慘痛教訓,以歷史上的長期合理性加以分析,深刻學習並加以牢記。
延伸閱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