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行程: 伊斯坦堡 (托普卡匹皇宮 - 聖索菲亞大教堂 - 加拉達塔 - 香料市集)
我們現在位於後宮 (Harem),也就是圖中標示的綠色部分。後宮住有蘇丹、蘇丹皇太后 (valide sultan)、蘇丹的妻妾 (wives and concubines)、蘇丹的小孩、宮女 (stewardesses) 和宦官 (eunuch)。眾人的居所是由庭院 (Courtyard) 加以區隔。蘇丹的後宮是由蘇丹皇太后 (即蘇丹的母親) 掌管。當然,鄂圖曼帝國版本的後宮甄嬛傳也會在此上演。
以上是後宮的平面圖 (Plan Harem Topkapi Palace Istanbul)。我們將從左下角的馬車之門 (Gate of Carts),圖中標示數字 1 之處,大致沿著順時針方向參觀,最後從最下方的黃金之道 (Golden Road),圖中標示數字 14 之處,離開後宮。
首先我們來到的是浴泉殿 (Hall of the Ablution Fountain),圖中標示數字 2 之處。這裡某種程度上類似於通往後宮的守衛室,由宦官負責守衛。浴泉殿除了通往後宮之外,也通往正義之塔。從正義之塔可以再通往帝國議會那扇小窗之後。
由左往右,順時針方向依序所看到的景像。
右側牆面上鋪滿屈塔希亞 (Kütahya) 生產的磁磚。
地上鋪的碎石子似乎也構有一些圖案。
緊鄰浴泉殿的旁邊就是供宦官作禮拜的地方,一旁的門口出去就是宦官庭院。
美麗的土耳其女導遊正在解說磁磚上圖案所代表的意義,我還有印象的是圖案中有鬱金香 (Tulip)。鬱金香不是荷蘭的嗎? 錯了,鬱金香發源於土耳其。以鬱金香聞名於世的荷蘭,是於西元 16 世紀從土耳其引進鬱金香栽種。對於土耳其磁磚上圖案所代表的意涵,有興趣的可以參考 The Art of Turkish Tiles and Ceramics 一文。
通過浴泉殿之後,我們來到宦官庭院 (Courtyard of the Eunuchs),圖中標示數字 3 之處。左邊是一般宦官的房間,走道的底部是宦官首領 (Kizlar Agha) 的居所。宦官首領在鄂圖曼帝國權力體系之中排第四,僅次於蘇丹皇太后、蘇丹和大維齊爾。蘇丹王子們就讀的學校也位於此處。鄂圖曼帝國蘇丹挑選繼承人,並不是像中國傳統的嫡長子繼承,而是任由蘇丹王子們彼此競爭,其激烈程度可想而知。
宦官的房間。
鄂圖曼帝國的宦官都是黑人,至少可以保證繼承人不是宦官所生,比較不容易出現嫪毐這一類的人物。
走道盡頭就是宦官首領的居所,同時也是後宮的主入口。
擺放在後宮主入口處的邊鑲金框的鏡子。後宮主入口 (Harem main entrance),圖中標示數字 4 之處。後宮主入口向後共有三個通道,由左而右分別是:
- 妃嬪通道: 通往妃嬪庭院,圖中標示數字 6 之處。
- 太后庭院: 圖中標示數字 5 之處。
- 黃金之道: 圖中標示數字 14 之處,通往蘇丹起居處。
鏡子旁邊的門通往妃嬪通道。
在燈光照射下,鏡子顯得特別金碧輝煌。不知道是不是我的錯覺,感覺很像一條龍。
妃嬪通道 (Passage of Concubines)。宦官從宮廷御膳房帶給妃嬪的餐點就放在左側的長條平台之上,應該是為了減少彼此之間直接接觸的機會。
妃嬪庭院 (Courtyard of the Sultan's Consorts and the Concubines),圖中標示數字 6 之處。她在西元 1665 年經歷大火之後被重建,是後宮之中最小的庭院。
左側是妃嬪洗浴的地方。可惜的是人去樓空。
右側是妃嬪的居所,可以通往太后寐宮。
這個階梯通往宮女的房間,宮女也住在這一區。
往太后寐宮的路上可以看到幾幅受到十八世紀晚期畫風所影響的山水風景畫。
太后寐宮 (Apartments of the Queen Mother),圖中標示數字 7 之處。進入到太后寐宮之後,最讓人驚豔的就是眼前的壁爐,壁爐所在的房間混合著鄂圖曼和西方風格的裝飾。
面向壁爐的應該是蘇丹皇太后的起居室,看起來相當樸素。
中間這一段,我的記憶相當模糊。可能是從太后寐宮經過蘇丹及太后的浴堂 (Baths of the Sultan and the Queen Mother),圖中標示數字 8 之處,通往帝國大殿的路上。
我們經過噴泉大廳 (Hall with a Fountain),圖中標示數字 10 之處,前往帝國大殿,圖中標示數字 9 之處。。
不確定是不是帝國大殿 (Imperial Hall)。
接著,我們進入穆拉德三世私人宮殿。穆拉德三世私人宮殿 (Privy Chamber of Murat III),圖中標示數字 11 之處。穆拉德三世私人宮殿是整個後宮之中最古老且保留最為完整的房間 (其它大部分都受過祝融之災)。她是由鄂圖曼帝國時期最為偉大的建築師,希南 (Mimar Sinan) 所設計。希南設計過無數座清真寺和其它建築,其中最為著名的就是蘇萊曼清真寺 (Süleymaniye Mosque)。
穆拉德三世私人宮殿之中最顯眼的就是眼前這一座水池。據說修建這一座水池的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可以藉由流水聲防止竊聽。
水池的對面有一座壁爐。
此處採用的是伊茲尼克 (İznik) 所產的磁磚。
相當樸素典雅的圓頂。
洗手台?
我在這裡先道歉,雖然有禁止照相的標識,我還是忍不住照了兩張。這是艾哈邁德三世私人宮殿 (Privy Chamber of Ahmed III),圖中標示數字 11 處。仔細觀看,可以看到牆面上的壁畫大部分都是花卉和水果,故此間又稱水果廳 (Fruit Room)。
我們接著來到的是太子寢宮,又稱雙子宮。太子寢宮 (Apartments of the Crown Prince),圖中標示數字 12 處。太子寢宮有兩處房間。讓我印象最深刻的莫過於窗戶上的彩色玻璃。
出得太子寢宮,我們來到寵妃庭院。寵妃庭院 (Courtyard of the Favourites),圖中標示數字 13 和 12 之間,未標示數字的空白處。右手邊看到的兩層樓平頂建築就是寵妃寐宮,左手邊看到的圓頂建築就是太子寢宮。
從寵妃寐宮有通道通往黃金之道。
黃金之道 (Golden Road),圖中標示數字 14 之處。我們現在是反向從皇帝起居處向外走。
地板上的圖案不知道代表什麼意思?
從黃金之道途中的岔道口出來時,我們已身置在第三庭院 (Third Courtyard)。我們的右前方是位於吉兆之門之後的覲見大殿 (Audience Chamber),中間方向的是穆罕默德三世圖書館 (Library of Ahmed III),左邊的是阿加斯清真寺 (Mosque of the Ağas)。
延伸閱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